天津市嘉特包裝機械廠是以銷售顆粒、粉劑、液體等包裝機為主的展商,在首屆中國—俄羅斯博覽會暨第25屆“哈洽會”上,這個廠卻和來自牡丹江、綏化甚至俄羅斯的物流企業簽訂了物流合作意向書。跨界合作,使企業變成擁有展商和採購商雙重身份的企業。
連日來,記者在“物流與供應鏈產品展區”採訪發現,像天津市嘉特包裝機械廠這樣變成兩種身份參展的企業不佔少數。銷售經理魏家寶說,去年參展,就看到這裡跨界合作的商機。今年再次參展,看到不少展商延長商業鏈條,在展示自己的產品,也成了採購商。
展商跨界合作、延伸商鏈成為今年展會的一個常州到九江运输新趨向。哈爾濱龍航倉儲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生產貨架系列。銷售員戴凌雲說,公司雖然以生產貨架為主,但南方一些同行看好我們離俄羅斯近的地緣優勢,也和我們洽談物流業務。“這次參會,可謂一舉多得,收效不小。”
在“物流與供應鏈產品展區”,展商以物流企業為核心,涉及運輸、倉儲、配送等全物流服務產品線,展商結構也由物流服務商、物流設施設備及其配套產品、汽車用品、汽車配件、五金工具等供應商共同組成,今年因物流科技、物流教育、物流咨詢、銀行等機構和企業的加入,極大地豐富了“物流家族”,他們既是參展商又是彼此的採購商,充分展示了現代物流與高效供應鏈相互支持的全供應鏈理念。
薩哈林州投資與外聯部國家投資業務處總顧問亞歷山大羅夫娜說,經貿發展是靠物流來支撐的,物流業是各國經濟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就是說物流業發展的好與壞,直接影響國家間經貿的增長進度。“這次中俄博會上,參展的物流與供應鏈產品企業很全面,給雙方帶來很多的合作機遇,能更好地促進雙方的貿易往來”。
黑龍江省物流與供應鏈商會副會長鄭春萍告訴記者,今年參展企業特別活躍,去年來參展的物流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已經開始跨界合作,但是規模比較小,今年展商們主動尋求跨界合作,收到了良好的效果。